首页 漂亮妈妈 孕前准备 怀孕期间 产前产后 婴幼儿护理 早期教育 胎教音乐 儿童读物 防辐射服 婷美内衣
建立园规与家规一致性教育


  “园规”与“家规”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幼儿园对孩子有比较规范的常规要求,比如一日生活常规、作息制度:包括吃、喝、便、睡等;活动的常规:有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在家中肯定没有幼儿园要求多,而且,家庭成员与孩子的亲近关系也不同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使幼儿更自由、放松和无拘无束,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关系,于是,家长的“愿意帮助“和孩子的”依赖成性“,使那些原有建立的规矩在家中不攻自破了。因此,家庭成员的不一致要求、家长的妥协和让步、一味的包办代替都可能是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立规矩”?

  “送幼儿园,好好管管他”

  我们曾在众多家长中询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您送孩子入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大多是:立规矩、受教育、学知识。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里老人过于娇惯,管不了

  了,不送不行。”“不听话,让老师好好管管他。“等等。

  从家长的多种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渴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一番苦心,同时这些答案也反映出家长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例如: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低估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能力;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适宜的方法,所以使家长感到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当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却又在教育上束手无策时,于是,将“立规矩”的任务和望子成材的希望寄托在幼儿园和老师身上。

  儿童教育专家曾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的确,我们常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给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常规,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这些规矩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绝不是到了幼儿园才开始的。有的家长曾惊奇地发现:原本不太听话的孩子,可去了幼儿园后,一下子变了,变得懂事了:玩具会自己收;衣服会自己穿;凡事会讲“我们老师说了……”于是,家长总结出:原来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以,当孩子在家不听话或家长认为管不了他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它会帮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学会自律自己的行动。“立规矩”并不是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能有序地生活、工作、学习和游戏,使孩子产生自律行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这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在幼儿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要求与方法要一致

  常规的建立和教养的方法,家庭可以参考幼儿园的要求和做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建规矩,使家园要求基本一致。

  2.榜样作用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有些家长给孩子提出早睡早起的要求,可他们却看电视到很晚,这是不应该的。

  3.情感的支持与积极的鼓励

  其实,“替代”的行为是剥夺孩子训练的不良做法,所以,家长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坚持正面教育,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好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

  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