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漂亮妈妈 孕前准备 怀孕期间 产前产后 婴幼儿护理 早期教育 胎教音乐 儿童读物 防辐射服 婷美内衣
婴幼儿患病的一些早期信号


  婴幼儿生病,自己说不出来,如果大人不仔细观察,就可能延误诊治;一些幼儿先天疾病常常不易被家长发现,一些在发育中出现的异常也往往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怎样才能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呢?看病吃药对孩子来说很难避免,但医院既是治病的场所,也往往是传播疾病的地方,怎样才能较快治愈已有的疾病,避免“惹”上其他疾病呢?在生活中,有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一发现孩子稍不舒服就不经医生许可自行用药,这些“妈妈大夫”、“爸爸医生”的做法正确吗?

  孩子发病有预兆

  哭声:哭得清脆、响亮、有节奏是健康的表征。有病时则哭声变得细弱,有时像猫叫,病重则不哭。有些小儿突然变得特别爱哭,而且哭声急促,显得烦躁,这也是有病的表现,当小儿哭声与平常不同时,应该想到孩子可能是病了。

  睡眠:小儿发烧前,常表现出夜眠不宁,比平时更多翻身或手足乱动,或易惊醒、烦躁不安,常踢弄被褥或双手放在被子外。

  呼吸:发烧前的孩子,可表现为呼吸不平静,呼吸加速或时快时慢,呼吸声变粗,鼻或喉里有痰鸣音。

  吃奶: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病时,常先出现食欲下降。如将要发烧的前一天,可出现不想吃饭等症状,吃奶的小儿表现出吸吮无力或闭嘴摇头。

  活动:小儿身体不舒服,在无其它明显症状时,习惯就会有一些改变。如平时喜欢活动的小儿,突然变得不爱活动,好睡,这不是“听话”的表现,而是疾病的早期信号,应密切留心观察。

  体重:小儿体重增加有一定规律性,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增长快,每月增长0.6千克,后半年每月增长0.5千克,一岁后每长一岁增加2千克。小儿体重不增或下降,就应怀疑是否异常或喂养不当。

  情绪:小儿不适时,也会出现情绪和性格的变化,如本来活泼的变得无精打采、好哭闹、对外界刺激好奇心减少,而且显得烦躁、爱发脾气,给人“一反常态”的感觉。

  观察宝宝身体的异常表现

  看五官宝宝醒后眼皮是否粘在一起?若睁眼困难,有眼屎,说明可能有内热现象,有内热的宝宝多数大便秘结,应及时口服缓泻剂,可有助于消除食积。若眼结膜发红充血,说明可能患了结膜炎,应尽早隔离脸盆、毛巾,以免传染。刚睡醒的宝宝爱伸懒腰、打哈欠,父母要趁机看宝宝咽部有无红肿充血,舌苔发白还是发黄。如能早期发现扁桃腺炎,就能避免化脓引起的高烧。经常流口水的宝宝,某一天早晨不流了,说明身体某一部位可能不舒服,应立即测体温。

  看皮肤在给宝宝穿衣时,查看身上是否有皮疹,分辨是湿疹还是传染病的疹子。水痘疹子是先从头面部开始的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四肢,类似感冒症状。麻疹是先咳嗽、发烧、眼怕光,口腔黏膜有红斑疹。猩红热是按之退色、鸡皮样的丘疹,患儿全身疹出后,无名高烧停止。早期腮腺炎的患儿,可有一或两侧腮腺肿大,触摸有疼痛感。

  按季节观察宝宝是否得病还要结合季节变化,春天易流行甲肝,重点应看皮肤有无黄疸,尿是否发黄。初夏易流行手足口病,重点应看手、脚、口腔内有无小水泡。夏天多患腹泻病,重点应看消化道症状,有无腹痛恶心现象。秋天易患水疱疹。入冬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不少宝宝入冬后咳嗽,时好时坏,这时重点应看咳嗽的性质,若久咳不愈,或咳痰严重,应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带孩子看病注意什么

  1、就近治疗。家长们都希望孩子的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但有些家长比较迷信大医院。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医院越大,病人越集中,室内环境会受到严重的污染,孩子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医院逗留2-3个小时,患病的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差,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这么长的时间,很容易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等渠道,“着”上其它散布的病菌,造成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孩子的病,一般“伤风感冒”、“拉肚子”等常见病占绝大多数。这些常见病治疗方法相同,一般医院都能诊治,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

  2、不要乱投医。孩子看病用药后,病情的好转,要有个过程。有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秋季腹泻,是自愈性疾病,经过适当处理,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然痊愈。有些家长心中无底,只要孩子不退烧,能带孩子去好几个医院。每到一处,医生都要从头了解病情,重新检查,有病的孩子,需要按时服药,好好休息,过多地去医院有害无益。至于发烧是很多疾病的症状,疾病的根本原因未解决,服退热药,过3-4个小时后体温还可能再升高。服退热药后要多喝水才能较好地发挥退热作用,同时体温的高低,也不完全代表病情的轻重,如果孩子精神较好,没有异乎寻常的哭闹、严重的吐泻型抽风等情况就不必忙着去医院。

  3、简单扼要地向医生诉说病情。恰当地诉说病情,能使孩子得到及时有独立自主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复诊。医生需要了解的情况一般有:疾病发生的时间,主要症状,病情变化过程,复诊还要说明用药的效果;有时医生还要了解过去曾患过哪些疾病,打过哪些预防针,孩子和家庭成员对哪些疾病,打过哪些预防针,孩子和家庭成员对哪些药物过敏。家长事先应把这些情况考虑好,主动向医生介绍,当医生问到时,迅速准确地回答。

  4、看病时注意防病。在医院候诊,要采取一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观察了解周围患儿的情况,与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尽量离得远一些,与消化道传染病患儿避免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最好给孩子戴一个6层纱布的口罩,可挡住病菌。看完病回家后,成人和孩子都要彻底洗手,给孩子服药前成人也要洗手。服药后注意观察孩子情况,如出现与原来疾病无关的情况或其他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

  婴幼儿疾病治疗误区

  一、见痛必止。疼痛是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诱发疼痛的原因很多,如炎症性疾病、痉挛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疼痛。有些年轻的家长发现孩子诉说疼痛就盲目地应用止痛药,用药后疼痛症状虽可暂时得到缓解,但很容易掩盖病情,干扰疾病的发展规律,造成误诊、误治,使病情加剧恶化。

  二、见热即退。发热是幼儿患病的常见症状,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一种临床表现。研究证实,人体发热时体内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利于毒素排出;能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免疫能力;亦可动员体内脏器的潜在能力,以适应人体内部的急剧变化;还可使肝脏解毒功能加速,阻碍细菌生长繁殖。有些年轻家长发现孩子稍有发热,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退热药,以期达到迅速降温之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在没有弄清发热原因之前轻易退热,常会掩盖病情,削弱幼儿抗病能力,对诊断和治疗都是不利的。

  三、见咳必止。咳嗽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小儿支气管黏膜娇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而产生咳嗽。从医学角度上讲,咳嗽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各种止咳药、止咳糖浆,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轻喂止咳药。

  四、见泻必止。腹泻是幼儿的常见病,多由胃肠功能不健全、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细菌感染及内分泌障碍等原因所引起。从医学角度上讲,腹泻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均可通过腹泻而排出体外。然而,有些年轻的家长发现孩子大便稍有稀薄,就急于盲目应用止泻药。止泻药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可暂时缓解腹泻症状,但存留于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却不能排出体外,这些细菌和毒素在肠道内迅速生长繁殖,继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幼儿健康。故对幼儿腹泻的治疗决不能一概而论,应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冰雯